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年代文里的对照组第25节(2 / 2)


  “那我表演的时候,总不能把下面坐着的观众们也当成扯闲篇的姐们吧?”

  “哈哈~”

  孔梅的话让大家哄堂大笑,南笙也跟着一起笑。

  “南笙同志,我这么说你不生气吗?”孔梅好奇的说道。

  她们车间的女工跟坐办公室的女同志之间很少有谈得来的。

  就比如朱雨莺同志,她也对她们客客气气的,但她们就是说不到一块儿去。

  倒是新来的南笙同志,虽然对她们聊天的某些内容不感兴趣,但她们每回说起机械厂和家属区八卦的时候,南笙同志的耳朵都是立起来的。

  跟她们听八卦的时候一样一样的。

  这么一来,她们待南笙就亲切了几分。

  南笙一点架子也没有,说话爽快,做事干净利落,很快就融入了进去。

  “那有什么,你们就是当做在台下的观众是颗白菜,是只西瓜都没有问题。”南笙说道。

  “诶,南笙同志,你到时候不也坐在台下当观众吗?”孔梅玩笑道,“那到时候,我是当你是颗菜呀,还是当你是只瓜啊?”

  孔梅话一落,笑声就止住了,大家面面相觑,觉得孔梅的话过了,南笙可能会生气。

  谁知,南笙噗嗤一声,笑着回答:“你可以把我当成瓜田里的猹,我爱吃瓜。”

  南笙是认真的,她真的爱吃瓜。

  不过,这个时候,吃瓜还没有衍生出别的意思。

  大家就以为南笙是爱吃真的瓜。

  “哈哈哈~”孔梅笑得最厉害,“那你肯定是最漂亮的猹了。”

  这么一笑,南笙跟她们的关系就更融洽了。

  大家都乐乐呵呵的,工作就开展得很顺利。

  之前有几个对站位和歌词有意见的女同志配合度都高了很多。

  这几天,冯海鸥一直没有来工会上班,南笙虽然跟她算是捏石头断交了,但心里还是有些记挂的。

  无他,南笙见过被生活磋磨得不成样的自己,乡下的生活,并不是冯海鸥这样从小到大没有吃过苦头的女孩子能顺利适应的。

  想到这里,空闲的时候,她暂时放弃了吃瓜的爱好,忍痛离开工友们,拿出纸笔,开始记录农村生活中要注意的地方。

  “你还来找我干什么?”冯海鸥打开门,见到南笙,非常意外。

  “可能有些不太不合适,但还是想把这个给你。”南笙把对折的纸递过去,“有些东西可以提前准备好。”

  “有备无患。”

  冯海鸥迟疑了一下,还是接了下来。

  “希望你用不上,也希望你能用得上。”南笙说完这句话后,就走了。

  冯海鸥一头雾水,打开纸,没看几行就把纸团成了一团,但她终究还是没有扔掉。

  第19章

  南笙把记录交给冯海鸥后, 就把她的事情放下了。

  个人有个人的缘法,她不想蹚冯家的浑水。

  而且,作为青山镇扎根良久的土著, 冯海鸥不想跟着冯鸣山下乡, 总是有法可想的。

  南笙的日子仿佛又恢复了平静,上班下班,休息的时候去大药房那条路上,看看会不会遇上求珍贵药材的人。

  这天, 南笙从礼堂回办公室拿东西,听到同事们正在小声议论冯海鸥。

  “你听说了吗?她们一家人被下放到偏远的农村去劳动改造了。”

  “谁能没听说呢,今天早上, 我爸还让皮绷紧一点。”

  “我如果作妖惹了祸事, 他就跟冯家老二一样,跟我登报脱离关系。”

  “冯老二够心狠的啊,唯一的大哥,说舍就舍了。”

  “那能怎么办?他给冯老大擦多少次屁股了?”

  “听说, 他这次也是费了很多心力,实在事不可为才放弃的。”

  “也是为难他了。”

  “哎, 我听我爸感慨,年轻时候的冯老大是个风流倜傥,乐于助人的好青年呢。”

  “可得了吧, 冯老大早年仗着长兄的身份多分了多少家产,又仗着校长的身份,欺负了多少女学生?”

  “不是不报呦!”

  “南笙来啦,彩排的事情顺利不?”严碧春看到南笙进来, 跟同事们使了个眼色。

  大家的议论声停了下来。

  “挺顺利的,我忘了带笔, 回来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