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94章第六百九十九感同身受(2 / 2)

  告别百姓,李起和吴紫萱两人走在回去的小路上。

  “皇上,你哭了。”

  吴紫萱发现李起的眼中竟然有泪水流下来,情不自禁的拿出手里的是锦帕,温柔的为李起擦拭眼泪。

  “是啊,朕哭了,天下兴,百姓苦,天下亡,百姓苦。以前这简简单单的十二个字,朕从未有过太多的体会。

  然而今天看着这数万百姓真真切切的就站在自己眼前,他们的苦难都是写在脸上,朕这时真的是体会到了。

  朕能够想象到他们家庭支离破碎时的痛苦,朕也能感受到他们在鞑子那里时,那已经绝望的心情。

  朕还能感受到当他们得知自己可以回家时那已经死了的心,突然之间又焕发生命的激动。

  这些在和他们短暂的接触,朕真的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。”

  吴紫萱从李起的话语里面,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李起对百姓的关怀,对百姓的亲切。

  这一刻,李起在她心中又多了一种形象,那就是邻家大哥的样子

  邻家大哥会因为左右邻里高兴,他也会高兴。左右邻里悲伤,他也会悲伤。

  这个形象比那高高在上的皇帝更加让人感到真切,感到真实。

  这一刻,吴紫萱感到自己是那样的幸运,幸运自己可以嫁给李起,成为李起的妻子。

  自己的丈夫不但是一个可以改天换地,救国救民的真英雄,而且还是一个悲天悯人,对百姓充满无限亲切,关怀备至的好大哥。

  这样的人,现在是自己一生的伴侣和依靠,有夫如此,妇复何求。

  在此后的两个月时间里面,鞑子陆陆续续的又将剩余的汉人百姓全部送到了山海关。

  等所有人员送完后,李起命人统计了一下,足足有三十三万一千两百二十二人被送回来了。

  这个数目比李起之前要求的三十万人还要足足多出三万多人,这让李起也是很高兴。

  不过在高兴之后,李起很快也是明白为什么会多出这三万人,

  看着是多出了三万多人,实则也许有数万人死在了路上。

  “回家的路程总是这样艰辛。”

  李起的要求多尔衮已经满足了,这时候多尔衮自然也要求李起实现自己的诺言,那就是将所有鞑子的家眷全部放回去。

  前来交涉此事的正是在李起刚刚登基时,被多尔衮派来接洽的范文程的儿子范忠君。

  这小子上次顺利的把布木布泰,也就是大玉儿接回去了,可算是立了一大功,

  多尔衮对他好一翻奖赏,此时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。

  这次多尔衮又命他来处理接收鞑子家眷的事宜,他自然是信心满满。

  因为此时多尔衮已经将全部汉人送回,现在接回鞑子家眷,这不过是收尾,并没有什么危险性,更没有什么难度,完全是白捡功劳。

  他可不担心李起会反悔,因为他知道汉人王朝的皇帝最看重脸面。

  已经答应过的事情,特别是对方已经做到了,如果李起这个皇帝不履行承诺,那可就是打自己的脸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