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宣而散(2 / 2)

“进来范仲淹微微扬声道。

楚质不自然的扭动了身体,就要站起来告辞离去,却见范仲淹轻手虚抚,似有挽留的意思,楚质当然顺势坐了回去,决心待会就当自己是个泥木菩萨,只看不说。

衙役轻步走了进来,见楚质在这里,也没有什么惊诧的表情,行礼,之后,朗声道:“前些时候闭门不开百余家的粮店,今日突然纷纷开丹营生,且粮价与官铺一致。顾通判深以为奇,特吩咐小人向太守汇报此事

“知道了。”范仲淹点头挥退衙役,侧身对着楚质微笑说道:“终归让他们发现了端倪

“几夜来不断往城中店铺搬运米粮,动静不有人觉察不对也是正常楚质说道,事情都到了这地步,被发现了也没有关系。反正货商们都已经签定契约。想反悔也没有这个胆子,不然就要他们知道官府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。

“这样也好,可让衙役们光明正大的搬运米粮,不用再在夜里熬夜不休。”范仲淹说道,非常体恤下属,同时不忘关心百姓:“粮价也该恢复正常了。”

“不可楚质闻言连忙阻止道。

“怎么?难道你还想让老夫继续背负骂名不成。”范仲淹笑道。

“下官不敢,也绝无此意。”楚质脸面有丝泛红,很是不好意思,毕竟主意是自己出的。而却让人家背黑祸,如今就要公开真相,自己阻止确实有些不地道。

摇了摇头,范仲淹轻微笑道:“说吧,你又想打什么主意?”

“下官愚见,灾情还在持续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,且无论是引水灌溉,还是以工代赈之事,零零总总,要用钱的地方只多不少,为了购粮,官州银库怕是已经空虚不已,若是不将其亏空填补,以后办事就难了。”楚质解释说道,有钱好办事,不管是在什么时期,这句话都是至理。

“嗯,有点道理抚须点头,范仲淹笑道:“怕这只是其一罢了,还有其二呢?。

“其二嘛”楚质突然笑了,笑得非常腼腆,好像是偷了鸡吃的狐狸。

城中,炎阳高照,虽然已过午时,太阳偏移,然而光芒却依然灼热,街道上平坦的青石板如同熨烫了的铁锅,穿着布鞋的百姓实在是不敢踩踏,纷纷在屋檐底下穿行,不过到了目的地后,百姓也只能强忍着烫脚的痛苦,手撑凉伞,身背布袋,挤身于滚滚人潮之中。

踩在石板上,脚板如同被热火针刺一样,只有不停的换足蹦跳才能舒缓,不少百姓纷纷后悔不已,早知道应该在鞋子里再多加几层垫子的,蹦了大概二十来分钟。来到铺子前面,掏钱,取米,转身离去,走到凉爽的屋檐下,终于解脱了。

长长吐呼了口热气,深深吸着清凉的气息,有人突然觉得有些不对,昨日排队买粮的时候,简直就是度息如年,今天怎么这般快,转身看向米铺,顿时恍然大悟,原来这家米店门前才有百来人排队而已,怪不得这么快轮到自己,看来今日的运气不错。

“什么运气,这位兄台,你走路也不开眼睛的,现在满大街都是米铺,价钱也一样,何必往人多的地方挤。”

经人提醒,百姓们突然发现,杭州城好像突然变天了,前些时间已经关门的粮店纷纷重新开张不说,那些要价昂贵的米铺也纷纷降下价来,价钱与官铺一样,而且没有了限制购粮的规定,想要多少就给多少。

惊喜之余,普通百姓才不会寻根究底,了解怎么回事,而是疯狂的涌进各个粮铺之内开始抢购起来。

“阿毛,快些过来,这家店的掌柜很厚道,给的米粮分量十足,没有缺斤少两。”

大街小巷之内,像这样的招呼声显而易见,百姓们背负着沉甸甸的米袋,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,而不少人感到有些后悔,不应该只带了个布袋来,下一秒,这种心情立时消失不见,转换成极度的悔恨。

“官铺降价了,每斗米粮只要一百七十文,大家快些去买啊。”

声音如雷贯耳,在百姓心头响彻,不要以为区区十文钱只是小数,在物价平稳的时候,一文钱就能买个馊头,十文钱在间普通小店饱餐一顿不成问题,百姓很务实。不明白什么大道理,但也知道什么叫做便宜。

一时之间,已经准备取米付钱的百姓纷纷将装好的米倒掉,转身就往官铺跑,有的甚至已经给了钱,却忘记要回,急忙离去,客人都跑光了,该怎么办?事态紧急,掌柜们连忙将事情上报给背后东主。

东主们自然是又聚集起来商议对策,还没等他们的意见达成一致,又有消息传来,以杨承平为首的一小摄人,其下的粮店也亦步亦趋的调整价格。

“诸位,依我之见,大家也不必再商量了,都散了吧。”沉默了片刻,章东主率先站了起来向外走去,步履蹒跚,跄跄跌跌,仿佛随时会倒下,声音苍凉:“大势已去,万事皆休”

看着章东主的背景,众人感觉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,当然也有人报以不同看法,轻哼了声,古东主悻悻说道:“危言耸听,走了也好,免得再误导大伙。”

见没人响应,古东主清咳了声,重归正题,引导众人继续商讨起对策来,讨论了半天,依然未果,天色已晚,只有相约明日再谈,众人归去,翌日清晨,粮价不约而同纷降,联盟随之不宣而散。

最新全本: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